主页 > imtoken钱包版本vf > 《中国金融》|文新祥张北:数字货币对货币政策的影响

《中国金融》|文新祥张北:数字货币对货币政策的影响

imtoken钱包版本vf 2023-04-10 06:53:58

q币和比特币是货币吗_比特币分叉影响比特币总量_比特币对中国数字货币的影响

作者|文新祥、张北《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文新祥任副主任》

文章|中国金融2016年第17期

2009 年,比特币诞生。 作为全球首个去中心化分布式匿名虚拟货币,备受关注。 在比特币之前比特币对中国数字货币的影响,已经出现了游戏币等虚拟货币,受到特定领域特定人群的追捧。 在游戏币出现之前,已经有很多电子货币,比如银行卡、电子票据等,都是法币的数字化。 近年来,数字货币的快速发展对经济金融产生了一定影响,也引发了人们对数字货币对货币政策影响的深入思考。

虚拟货币、电子货币和数字货币

在研究数字货币对货币政策的影响之前,我们先来比较几个重要的概念——虚拟货币、电子货币、数字货币。 与电子货币一样,虚拟货币也是无形的,两者最重要的区别在于发行者。 电子货币是法定货币的数字化,包括我们常见的银行卡、网上银行、电子现金等; 还有支付宝、财付通等近几年发展起来的第三方支付。 无论这些电子货币以何种形式存在,通过哪些机构流通,其原始来源都是央行发行的法定货币。 但虚拟货币是非法货币的电子化,其原始发行者不是中央银行。 例如腾讯Q币等游戏币等,此类虚拟货币主要限于在特定的虚拟环境中流通; 后来出现的比特币,通过区块链技术解决了去中心化和去信任化的问题。 实现了全球流通,受到全世界的追捧。 电子货币和虚拟货币统称为数字货币(见表1)。 由于其性质不同,不同的数字货币对货币政策的影响也不同。

q币和比特币是货币吗_比特币对中国数字货币的影响_比特币分叉影响比特币总量

q币和比特币是货币吗_比特币分叉影响比特币总量_比特币对中国数字货币的影响

电子货币对货币政策的影响

电子货币是法定货币的数字化,包括非现金支付方式,如票据支付、银行卡支付、预付卡支付等。最初,电子支付主要通过银行等金融机构进行; 后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推动,非金融支付机构也进入了支付系统,即所谓的第三方支付,如支付宝。 第三方支付机构的加入让支付变得更加便捷,如提供更友好的支付界面、扩大特约商户范围、收集整理信息提供增值服务等,但最终的支付结算是仍然主要通过银行系统完成。 随着规模的迅速扩大,电子货币对货币政策的影响也越来越明显。

电子货币导致货币需求稳定性下降。 在选择是持有货币还是持有其他金融资产时,经济实体不仅要考虑收入,还要考虑交易成本,包括购买金融产品的佣金,以及向银行出售金融产品提取现金所需的时间。 电子货币方便了货币和金融产品的转换比特币对中国数字货币的影响,降低了交易成本。 在这种情况下,经济主体对利率更加敏感,利率的微小变动可能导致经济主体频繁变动货币和金融资产持有量,降低货币需求的稳定性。

电子货币对货币总供应量的影响存在不确定性。 一方面,非现金支付中的票据贴现和信用卡涉及信用创造,将增加货币供应量; 另一方面,一些非金融支付机构开始提供信贷服务,从而减少了企业和个人对金融机构的信贷需求,相应地减少了货币创造和货币供给。 从对货币供应结构的影响来看,随着电子货币的广泛应用,各级货币供应量之间、货币与金融资产之间的界限日益模糊,各级货币供应量的可计量性和可控性受到影响。下降。 .

电子货币的发展降低了基于数量的监管的有效性,但有助于提高基于价格的工具的有效性。 在数量调节方面,央行主要通过调节基础货币数量来调节货币供应量,最终影响产出、通胀等经济变量。 电子货币的发展导致货币需求不稳定,各级货币供给的可计量性和可控性下降,对货币乘数的影响也存在不确定性。 这侵蚀了量化监管的基础,削弱了量化监管的有效性。 然而,电子货币促进了现金和其他生息资产的转换。 企业和个人持有生息资产更加容易。 企业和个人将不付息的现金转化为生息资产。 生息资产占比有所提升。 企业和个人对利率都很敏感。 上涨将有助于利率等基于价格的工具发挥作用。

虚拟货币对货币政策的影响

以比特币为代表的虚拟货币具有诸多优势,因此很快在全球范围内受到追捧。 区块链、加密等技术的进步,更好地解决了制约虚拟货币发展的安全和信任问题,交易双方无需互信即可完成交易。 比特币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现实世界中或多或少的货币兑换限制和支付寡头垄断,而且成本很低,满足了大众对低成本跨境支付和交易的需求。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部分央行实施大规模量化宽松政策,引发货币过度发行的质疑。 比特币不是由任何单一机构发行的,而是由“矿工”生产的。 其发行速度和规模由技术规则预先设定,并有上限,消除了用户对垃圾币的担忧。 此外,比特币的匿名特性也迎合了信息时代一些人对个人隐私保护的需求。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虚拟货币没有风险。 一是缺乏透明度。 复杂的技术对大多数用户来说难以理解,使用户容易受到欺诈。 二是缺乏法律认可和监管,对因欺诈、盗窃、实体破产等造成的损失缺乏补偿机制。 第三,存在技术安全问题。 尽管像比特币这样需要攻击超过 51% 的节点的区块链系统很难被攻破,但攻击者可能会转而攻击使用的个人或攻击相关的平台。 第四,解决问题的成本可能很高。 例如,当由于黑客攻击而产生可疑交易时,由于区块链的不可逆不可逆性,这些交易无法轻易撤销,需要动员整个社区的“矿工”或控制区块链,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大多数计算能力。 的代价。 例如,2016 年 6 月 17 日,The DAO 遭到黑客攻击,导致价值 6000 万美元的以太坊被劫持。 后续解决方案在成本和合法性方面引起了广泛争论。

根据与真实货币的兑换能力,虚拟货币可分为封闭虚拟货币、单向流入虚拟货币和双向兑换虚拟货币。 封闭或单向流入的虚拟货币仅在特定封闭领域承担一般等价物的功能,对货币政策和实体经济的影响十分有限。 由于游戏币等虚拟货币只能单向兑换,在部分游戏中仅作为购买虚拟商品的货币,无法兑换回法币,因此更类似于一种特殊的商品,其price 更类似于单件商品的价格。 游戏币购买力波动的影响仅限于游戏玩家范围,而货币政策则着眼于物价总水平的稳定。

双向可兑换虚拟货币在很大程度上具有货币的特征,但它不是中央银行或公共当局发行的货币,其流通不经过传统的商业银行体系。 如果达到一定规模,央行的调控将产生较大影响。 一是削弱了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中央银行监管的前提是垄断货币发行权并充当最后贷款人。 通过发行或回收基础货币,调节银行体系的流动性,影响短期利率,进而影响实体经济中的储蓄、投资等经济行为。 当虚拟货币达到一定规模并在经济中充当货币时,其数量和价格将对实体经济产生重大影响。 但央行缺乏对这些虚拟货币数量和价格进行调控的能力,只能对法币的流动性和价格进行调控。 通过施加间接影响,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将被削弱。 二是影响铸币税收入。 虚拟货币的发行和流通将削弱中央银行对货币发行的垄断地位,造成中央银行铸币税的流失。 三是降低了货币指标的准确性。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一些虚拟货币支付网络可能会取代和冲击现有由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主导的支付系统,从而削弱中央银行通过支付系统监控资金流动和收集信息的能力。

一些因素制约了双向可兑换虚拟货币对货币政策的影响。 一是目前虚拟货币的使用率较低。 二是去中心化虚拟货币发行量上限固定,容易导致通货紧缩、囤积居奇,甚至成为投资炒作的对象,造成价格大幅波动。 三是中心化虚拟货币,其发行方承担了货币的支付承诺和币值调整功能,可能引发系统性风险,可以通过法律进行监管和限制。 由于数字货币的广泛使用还存在一定障碍,其对货币政策调控的影响仍在可控范围内。

关于央行发行数字货币的讨论

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一些国家开始探索货币当局在数字货币发展中应发挥的作用,但各国的态度各不相同。 英国央行的态度更为积极,提出通过“分布式账本”技术,央行的资产负债表可能会向更多的金融机构开放,甚至向非金融机构以及家庭和个人开放。

如果央行发行的数字货币只是替代纸币和硬币,那么它实际上是一种电子现金,对货币政策和商业银行影响不大。 在传统的货币发行中,流通中的现金实际上是中央银行对公众的直接负债,但出于技术限制和成本考虑,中央银行通过商业银行发行现金。 随着技术的进步,中央银行可以以数字货币的形式直接向个人和企业账户发行货币。 电子现金流仍然通过中央银行和金融机构流向企业和个人。 它在货币创制渠道、流通环节、功能等方面与纸币如出一辙,并未脱离传统货币政策调控的范围。 电子现金的主要功能是方便交易支付。 考虑到近年来第三方支付等非现金支付方式的发展极大便利了交易支付,电子现金对货币交易需求的影响有限,对货币政策的整体影响并不显着。 电子现金被公众接受的程度取决于其使用的便利性和安全性。

如果央行数字货币不仅替代现金,还与商业银行存款竞争,央行数字货币将对经济产生更实质性的影响。 正如英格兰银行副行长 Ben Broadbent 在题为“中央银行和数字货币”的演讲中提到的那样,如果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扩展到企业和家庭,中央银行数字货币账户和银行存款将更加相似账户越多,由此造成的银行存款损失就越严重。 在这种情况下,央行发行数字货币不仅关乎货币交易的安全性和成本,还涉及宏观审慎,可能对现代金融体系的基础设施产生重要影响。

虽然央行发行数字货币会对商业银行产生影响,但商业银行提供的金融服务仍然不可或缺。 商业银行最重要的功能是期限转换,即借短放长。 与之相关,商业银行提供信用风险识别、定价和风险管理等服务。 在这些领域,商业银行提供的专业金融服务仍然不可或缺。 ■